2022年,在德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廣漢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德陽市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有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F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學篤行,夯實法治政府建設根基
(一)高舉旗幟,深化學習明方向。堅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德陽市部署要求貫徹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各方面。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學法,2022年市委常委會會前學法15次,市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17次,在中青年干部培訓、初任公務員培訓等各類培訓班中專章專節開展法治教育。持續推動四川省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考法平臺運用實踐,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8000余名國家工作人員線上學法考法全覆蓋。
(二)壓實責任,強化擔當抓落實。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壓實“關鍵少數”的“一崗雙責”,推動法治建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督促、同考核,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法治政府建設工作5次。印發《廣漢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廣漢市人民政府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安排》,全面推廣應用“1+8”示范試點成果,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全面依法治市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實行“責任制+清單制”掛圖作戰,有序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三)緊盯目標,細化舉措促提升。出臺《廣漢市公共服務事項基本目錄(2021年版)》《廣漢市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2年版)》《廣漢市便民服務“三化”實施方案》,努力實現群眾辦事“就近辦”。建立“廣漢市民營企業政務服務工作站”,成立廣漢市“小個?!本C合黨委,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制定《關于進一步創新機制激發奮進活力的二十三條措施》《2022年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助力企業改革發展。
二、抓綱舉目,做實法治政府建設任務
(一)深化改革,打造優良法治營商環境。一是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包容審慎”監管,扎實推進商事制度、“一網通辦”、無差別綜合窗口改革,聚焦電子證照、系統對接質量驗證、“一件事一次辦”“川渝通辦”等重點環節,扎實做好事項要素配置、證照歸集等工作,開展“互聯網+登記”,實現企業登記“零見面”、開辦企業“零成本·小時辦”。二是不斷優化公平競爭環境。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確保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無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內容。跨地域跨部門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機制,妥善解決知識產權保護案件106件。建成7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工作站,成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維權援助10余起。三是大力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印發《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不斷提升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四川德陽)等信息共享交換平臺,開展“雙公示”及新增五類信息歸集公示、聯合懲戒等工作。全年共歸集“雙公示”信息38785條,將42家省級、32家市級參評企業納入年度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進一步增強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二)突出重點,提升政府依法履職能力。一是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工作的通知》,全市基本實現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全覆蓋。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和市政府合同的合法性審查工作,全年共審查市政府合法性事項31件,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事項、市政府重大決策事項審查率均達到100%,通過應審必審,實現依法合規。二是強化規范性文件管理。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全年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3件,報請市人大常委會備案3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均達到100%。對2014—2022年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其中現行有效的11件,已廢止的12件,未發現與上位法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三是主動接受各方監督。認真執行向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等工作制度,主動在市政府門戶網站等平臺公開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等領域政府信息,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和輿論監督。加強審計監督,全年共開展財政審計等審計項目和專項審計調查項目29個,向紀檢監察機關等有關部門移送線索8條。
(三)健全機制,規范行政執法權力運行。一是積極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設立“廣漢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辦公室”并對外開展工作,全年共受理行政復議案件54件,其中撤銷3件,確認違法6件,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強化監督糾錯力度。二是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簡政放權,將基層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執法權限下放給各鎮(街道),印發《廣漢市賦予鎮(街道)縣級行政權力事項指導目錄(第二批)》,再次下放37項行政處罰權力事項,加快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下沉。三是依法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持續深入開展人民群眾最不滿意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承諾整改活動,收集8類突出問題,督促逐一完成整改。開展行政處罰案卷交叉評查,發出首份行政執法監督文書。開展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試點工作,設立小漢鎮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室,實現監督工作向基層延伸。加強行政檢察和行政執法監督銜接,重點清除砂石盜采、違法占用耕地等頑瘴痼疾,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水平。
(四)系統施治,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一是優化公共法律服務。全面推行公共法律服務“四點四級三能”模式,成立“廣漢市民營企業公共法律服務站”“廣漢市港澳臺僑法律服務工作站”,創建“廣漢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出臺《推動“青—廣”司法行政領域融合發展及建設相關示范點位的實施方案》,建立“同漢聯調工作室”“青白江—廣漢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站”,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各級調解組織受理并調解各類糾紛1040件,累計調解金額4835萬元。二是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制定《廣漢市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廣漢市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強化“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深入推進“法律十進”,融合三星堆歷史文化資源推出普法虛擬IP“法堆堆”及特色法治文創產品。三是強化重點領域治理。開展特種設備、燃氣等領域專項整治工作,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28份,摸排燃氣公用管道199條。開展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排查食品生產經營、餐飲服務等各類主體4094家,發現問題2053條,完成問題處置2050條。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推進“三長共治”,實現“一張網”治理、“一個平臺”指揮、“一套體系”運行的工作模式,安裝“慧眼工程”21903個,“看家寶”8850個,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13件,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2年,我市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法治政府建設進展不平衡、法治隊伍素質有待加強等問題。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滿意為目標,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開展“冷硬執法專項整治”行動為契機,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責任,不斷加強法治工作機構隊伍建設,持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切實解決群眾關切的法治領域急難愁盼問題,為服務廣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穩定的法治保障。
中共廣漢市委 廣漢市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7日